凝聚团结向上的人心力量
——五年变革标注历史新起点⑤
本报评论员
波涛蓄势,起于涓滴;事业成败,在于人心。回望砥砺奋进的5年,最重要的蓄势是人心归聚,最喜人的变化是全党全社会思想上更加团结统一。
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,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,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。”这5年,面对错综复杂的舆论场,主旋律更加响亮,正能量更加强劲;面对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,主流思想文化发挥引领作用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;面对互联网这个“最大变量”,清风正气不断上升,网络空间天朗气清……从中央到地方,从“线上”到“线下”,从党内到党外,正气不断上扬、人心更加聚拢,唤起了众人拾柴的心劲儿,凝聚了团结向上的精气神。
守正开新,气象万千。5年历史性变革,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,着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,全党显著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有了主心骨。从做出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,事关党的前途命运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”的重大判断,到发出“举精神之旗、立精神支柱、建精神家园,都离不开文艺”的明确号召;从强调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,营造良好舆论环境,是治国理政、定国安邦的大事”,到指明“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、新的发展方向”……5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、谋篇布局,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、全国党校工作会议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,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,深刻回答了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方向性、根本性、全局性、战略性重大问题,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巩固全党全社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。
这5年,意识形态工作被摆在突出位置予以推进。第一次实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各级党委主体责任落地生根,思想政治工作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”的局面有根本改变。主流思想舆论成风化人,对错误思想观点敢于亮剑,社会共识度进一步增强,舆论生态发生积极深刻变化。高校三尺讲台唱响主流价值,企业党建工作弘扬理想信念,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铸魂工程,以“时代楷模”“最美人物”等榜样力量凝魂聚气,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。不断推动以文化的自信建设自信的文化,一大批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温度的作品温润心灵、激荡人心,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。这5年,我们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、主动权、话语权,大力推动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创新,党的理论工作者、新闻工作者、文艺工作者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守土有责,互联网、高校、青年群体、知识分子等领域和群体形成合力,绘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最大同心圆,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,让攻坚有了更强劲的动力,让奋进有了更坚定的步伐。
历史属于开拓者与实干家。5年来意识形态工作所积累的经验、所创新的方法,熔铸成在历史新起点上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。面向未来,我们理应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大的精神力量,不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,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。
责编: